工作时间:【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00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风筝协会 > 新闻资讯 >

30多名青壮年同时拉动风筝

  

平潭风筝王

  放飞一只风筝要多少人?一个?两个?还是三个?

  在平潭苏澳镇民主村,答案是30多个!

  前天是民主村一年一次的放风筝独特传统习俗日,上千村民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一大早,村民们就开始为放飞风筝王忙碌着,青壮年们更是好好吃了早饭,蓄势待发。

  进入村部大厅,风筝王展现在眼前:长宽各三米多的庞大身躯,风筝上有日月星三大图案,让风筝蒙上了庄重色彩。风筝王由厚竹片和铁丝做成骨架,再接上指头粗的绳索、糊上厚纸制成。

  下午2时许,放风筝仪式开始。民主村风筝协会会长吴洪清等人组织30多名青壮年来到田地上,经过一次次协作用力,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风筝放飞上天。伴着一阵锣鼓,村里长者高声喊着“出灯”后,村民们提来了36盏花灯,一一系在风筝拉线上。

  花灯随着风筝一盏盏升起,在夜空中形成美丽的弧线,村民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

  随后,青壮年们拉着风筝绕村庄边缘跑动一圈,所到之处都有烟花与鞭炮迎接。电线也拦不住路,因为风筝线头设置了“人”字形拉绳,可先拉紧一条绳子,将另一条绳扔过电线,拉稳后再放过手上的绳。

  直到7时许,村民们才收起风筝,逐一请回花灯,寓意请回平安和好运。

  习俗延续了300多年 鲜为外人知

  “元宵前后放风筝的历史,在我们村已经延续300多年了。”村民吴长杰及村里的长辈们说,放风筝的历史从建村开始就有了。

  虽然历史悠久,但出了苏澳镇,哪怕是在平潭岛内,风筝王的历史还鲜有人知。

  吴长杰说,以前村里多会放3只风筝,如今常住村里的人少了,风筝也减少到了一只。今年平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应该把风筝节更好地延续下去,作为平潭少有的传统习俗之一,好好发扬光大。

  为了发扬风筝节传统,风筝节刚结束,村民们已经开始商讨腾出一间老屋,把每年的风筝都收集起来,建立平潭独特的传统习俗展览馆。(东南快报 张学得/文 林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