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四季如春,一年四季都可以放飞风筝,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人有信心——
将昆明打造成第二个潍坊
滇式风筝的代表之一——蜜蜂
3月29日,2009第二届昆明市风筝节暨昆明业余风筝友谊赛在云南大学滇池校区举行,近300名当地风筝爱好者欢聚一堂,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蓝天,把春城的白云蓝天点缀得分外美丽。
滇式风筝大展身手
说起风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山东潍坊。但是,大家也许没有想到,在昆明这个高原城市,还有着独具云南特色的南派滇式风筝。大会副裁判长、资深风筝爱好者周云昆介绍说,由于昆明地处高原,风向比较复杂,不像北方的风比较平稳,因此滇式风筝在造型结构上非常独特,它既有北方风筝的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又出于稳定气流的考虑进行了改进,很多风筝中间还增加了一个中空部分,以对付高原复杂的回旋风。从体型上来说,昆明风筝多以小型为主,造型以蜜蜂、寿星等为代表,做工比较精细,但放飞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记者看到,在这次风筝节活动现场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既有蜜蜂、寿星、歪桃等小型滇式风筝,也有传统的形如老鹰的仿真风筝,还有长达200多米的大龙风筝,可谓是门类齐全,异彩纷呈。看着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风筝在春城蓝天白云中飘动,阳光下放飞风筝的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人,抑或是场边好奇的观众,无不心情愉快,表情轻松。
休闲竞技两不误
来自云南翔鹰风筝队的翁寿昌老人主动跟记者交谈起来,说起风筝,老人既兴奋又有些滔滔不绝,原来,老人8年前喜欢上风筝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当年我就是觉得老年人打麻将不健康,才爱上了风筝,我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自从玩风筝以后身体好多了。”翁寿昌告诉记者,他们风筝队是去年2月份成立的,基本上以老年人为主,大家每周都聚在研究探讨,又一起放飞风筝,既找到了很好的精神寄托,又让身体得到了锻炼,这项活动尤其是对缓解老年人的颈椎病、肩周炎等非常好。
活动中记者还发现了一群训练有素服装整齐的年轻人,他们有条不紊地放飞着自己的风筝,原来这是云南竞技风筝队。这支队伍去年3月份才正式成立,以一群平时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上班族为主,他们玩的竞技型风筝在速度和造型上与传统风筝完全不同,非常具有观赏性,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比较刺激。加入队伍不久的女将丁素梅告诉记者,竞技风筝速度比较快,造型简洁,玩起来既时尚又环保,比较适合常坐办公室的上班族,而且运动量适中,对大脑和四肢的协调性锻炼很有帮助。丁素梅说,通过参加活动又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每周进行这样的环保户外运动,自己真是受益无穷。
春城风筝前景广阔
由于去年昆明市首届风筝节的成功举办,市政府已经批准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定为昆明风筝节,同时昆明市体育局和昆明市风筝运动协会打算进一步将风筝打造成为昆明市的另一个体育亮点。昆明市风筝运动协会会长朱家祥介绍说,昆明四季如春,也四季有风,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放飞风筝,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昆明风筝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资深风筝爱好者周云昆也认为,昆明的风筝发展至今,出现了竞技风筝等新型门类,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关注和欢迎,不过,目前群众呼声最大的就是风筝运动场地的欠缺,现在昆明市内几乎没有一块可以放心放飞风筝的场地,大家都是分散零散地在空地上玩玩。
对此,朱家祥表示,昆明有很好的旅游文化资源,风筝的发展如果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一定能够前景广阔。同时,市体育局和风筝协会已经着手开始在昆明石林风景区建造一个风筝运动基地,打算将风筝运动与当地民族风土人情相结合,进行产业化探索,同时成立自己的风筝专业队伍,组织全国甚至国际的风筝大赛,将风筝打造成为昆明的又一个品牌和又一张名片,朱家祥说:“我们有信心将昆明打造成第二个潍坊,成为南方风筝的代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