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00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风筝协会 > 新闻资讯 >

  在过去的2008年,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风筝也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赛事与活动并举,呈现出一片红火的景象。作为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年头,2009年中国风筝协会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如何才能保持风筝运动在后奥运时代的发展势头?近日,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风筝协会代秘书长苏洁。

  打造品牌赛事 建设城市名片

  作为国际知名的“风筝之都”,潍坊已经成功举办了25届国际风筝会。风筝不仅为潍坊在国际上打响了城市知名度,更成为潍坊的一张闪亮名片,为它赢得了巨大的商机和经济效益,成为风筝运动最为经典的成功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状况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潍坊学习,不仅向市民大力推广和普及风筝运动,更是积极申办各种大型风筝赛事,希望将“风筝”作为城市名片,走向全国,走向国际。苏洁说:“像天津东丽、贵州省贵阳市、广东省阳江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风筝普及情况都非常好,举办过一系列的风筝赛事。中国风筝协会200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继续支持这些城市举办风筝精品赛事,帮助推动城市品牌名片的形成。”

  除了支持新兴的风筝品牌城市,中国风筝协会今年也会继续帮助潍坊政府搞好这一届的国际风筝会,并在其召开期间举行第五届世界风筝锦标赛。

  以传统为基础 发展竞技风筝

  “风筝在中国是传统项目,但是在传承中关注更多的还是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而非风筝的竞技性。当然,传统一定要保留,因为这关系着风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但风筝毕竟还是一项体育运动,所以如何推动风筝的竞技化或者说如何推广竞技风筝,是风筝运动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中国风筝协会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苏洁如是说。

  项目推广,制度先行。为了给竞技风筝提供更好的推广和发展环境,中国风筝协会将专门召开“中国风筝运动规则、裁判法修订工作研讨会”,会议将对原有的风筝比赛规则等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其中修改的重点之一就是突出竞技类风筝。

  其实,竞技类风筝并不是一项新鲜事物,国内有打斗风筝、盘旋风筝,国际上风筝爱好者更是喜爱运动风筝。这类风筝更强调放飞的技艺,而不太关注风筝本身的制作技巧。苏洁说:“在国际比赛中,大多数都是竞技类风筝,只有推动竞技风筝在国内的发展,我们才能走出去,也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风筝这个大家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风筝交流。”

  打造“风筝产业文化创意园”

  2008年11月,一个对中国风筝界,乃至世界风筝界来说都至关重要的研讨会在山东潍坊举行,会上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讨论的是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一个重要工作——在潍坊市建立“风筝产业文化创意园”。

  苏洁介绍,“风筝产业文化创意园”将是一个集商务休闲、风筝放飞、风筝作品和工艺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也将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风筝为主题的产业园区。旨在传承和展示中国风筝文化与制作技艺,促进与国际风筝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和平台,发展风筝运动,多办风筝活动,促进风筝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苏洁说:“目前产业园的建设还在筹备和商讨阶段,而中国风筝协会也将打造‘风筝产业文化创意园’作为2009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列入了工作议程,在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