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报业网讯 七彩风筝共舞一片天,四海宾朋相聚风筝都。
四月的潍坊,满目葱茏,满目美丽,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伴随盛会的紧张筹备,第二十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将于4月20日拉开帷幕。届时,风筝漫天,宾朋相聚,好戏连台,商机无限,人们又要开心地收获节会的喜悦。
屈指数来,潍坊从1984年开始举办第一届风筝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目睹变化,感悟发展,潍坊人真心体味到节会的威力,也在自觉地探索着节会发展的路子。节会常办常新,搭建起开放、沟通、合作、发展的桥梁。风筝的牵引,让潍坊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瞩目潍坊。
盛会,促进风筝事业发展
围绕风筝进行的民间赛事,由来已久,规模由小到大,要求越来越规范,影响越来越大。
1983年,潍坊市民间艺人应邀到上海参加风筝放飞比赛,放飞的长达50米的龙头蜈蚣风筝,飘曳飞舞,引得观众喝彩。老艺人在现场述说了潍坊风筝的历史,萌生出创办潍坊风筝会的心思。回潍后,潍坊的主要决策者对艺人们的想法大嘉肯定,当年的潍坊市人代会通过了1984年举办“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决议。
初始的风筝会意义、作用远没有今天这么深、这么宽泛,只当作是一项群体活动,在玩乐的同时宣传一下潍坊。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潍坊风筝在日本、美国及东南亚一带就销售出3万多只。此后,以每年1万只的数量递增着。1984年7月,潍坊风筝文化交流团应美国华盛顿风筝协会和西雅图航天博物馆的邀请访美,参加了西雅图太平洋科学中心举办的“潍坊风筝展览”,风筝艺人当场表演的风筝扎制、绘画技法,令观者为之倾倒。代表团回国前夕,戴维杰克利先生提出邀请当时的潍坊市风筝协会主席和老艺人携风筝参加美国汤普森电影公司科教影片《翼的探索》中一段中国风筝片断的拍摄。影片中一宋代老人正在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扎风筝,孩子们牵着风筝在江边奔跑……那个扎风筝的老人就是潍坊的孙永春。
没想到,到了第二届风筝会就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代表团参加放飞比赛,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更多的人知道了风筝,知道了潍坊。同时,潍坊人也为风筝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之路,让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奇葩开始大放异彩。此后,每年4月,世界各国的风筝爱好者云集潍坊,国内外的客商来到潍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莅临潍坊。人们开始把风筝当作潍坊的一大品牌。不久,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宣告成立,并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使潍坊成为“世界风筝中心”。从此,潍坊大踏步融入世界,世界也走进了潍坊。
盛会,趟出节会经济之路
潍坊人对国际风筝会有着真情实感,正如对潍坊风筝,他们精心打造起了这一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了节会经济。
今年,第2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又将于4月20日开幕。过去,潍坊人成功地举办了22届风筝会。伴随着国际风筝会举办,潍坊发展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期间,潍坊人也付出了心血、汗水、爱心、诚心。潍坊的官员和市民认识一致:“节会搞得好,会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知名度,有利于打造软环境和招商引资,提升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水平。节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
回想潍坊国际风筝会走过的路子,群体活动与经济发展结合是1986年的风筝会提出来的。当时把办会思路确定为走“一种形式”、“四个结合”的路子。“一种形式”就是放风筝;“四个结合”是同经贸、文化、旅游、体育相结合。1990年,这一思路升华为“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组织发动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利用万商云集的机会,举办各种交易会、展销会、大山会等,开展多层次的经贸活动,成交额数以亿计。“乘风筝盛会,促经济腾飞”,正是当时的写照。
每年盛会,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相约这里,放飞风筝,放飞希冀,放飞友谊。天上,风筝曼舞呢喃;地上,宾朋倾心欢笑。通过举办风筝会,促进了潍坊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文化流的聚集,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风筝成为潍坊一张亮丽的名片。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际风筝会也从政府包办,走到市场运作。1998年举办的第十六届风筝会,采取“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确立了“双赢”的办会理念,为举办者、承办者、参与者提供平台,合力经营,各自分享应得的利益,调动了他们培育、开发市场的积极性,参与者赚了个钵满盆盈。
1999年的风筝会,潍坊又与国内经纪公司联合策划招商,举办五项经贸活动,经过广泛发动,国内外企业赞助踊跃,风筝会门票告别摊派。国内外大型企业承包主要广告,协办万人放飞活动,冠名专项赛事。同时,对大型开幕式晚会的服装道具音响实行投标,对宾客接待实行比价订房订餐。从而,筹集到了充足的资金,降低了办会成本。从第十七届风筝会开始,市财政不再拨专款办会。此后的几届风筝会,又加大了招商力度,把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开幕式门票销售、风筝会有关活动全部招商,对四项重大活动项目全部推向市场,实现了以会养会,以会强会,成为全国地市节会经济的一大成功样板。
盛会,成为国内节会品牌
随着节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潍坊人让“一只风筝”变成“漫天风筝”,把“一场大赛”变成“多项大型活动”,潍坊大地呈现“春色满园”的景色。一年里,潍坊城乡洋溢着节会的喜庆。
为了进一步利用、发展好节会,2004年,潍坊把原来春天的“一季节会”,变成春、秋“两季节会”:春天办风筝会、蔬菜博览会,秋天办鲁台经贸洽谈会,使国际风筝会得到充实和发展。
1995年,开始举办鲁台(潍坊)经贸洽谈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推动了鲁台经贸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潍台间的经济交流。2000年,开始举办的寿光蔬菜博览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叫响了“寿光品牌”,巩固了蔬菜之乡的龙头地位。同时,昌乐宝石节、青州花博会、临朐奇石节等多会并举,节会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发展成了相当规模的节会经济。
第二十一届风筝会期间,又举行了轰动全球的“世界风筝小姐”选拔大赛。大赛期间,佳丽们把世界的美丽带到了潍坊,也让潍坊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大赛收到了巨大的效应。去年的第二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了中外市长论坛、马来西亚文化周等,提升了会议规格和档次,邀请到了许多高端人物,扩大了影响力。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共签约项目147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58亿元。在同时举行的寿光菜博会上,签定合作合资合同117个,签约额达96.7亿元,参加人数106万人。
风筝飞舞放高线,再挥彩笔写华章。第二十三届国际风筝盛会即将来临,潍坊市委、市政府把这一盛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做到“高端人物、强势媒体、国际水准、注重实效”,实现“更高水平、更大影响、更好效益”的目标。期间,围绕风筝将举办中国旅游电视周、世界风联成员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三大赛事等。如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为国内节会的一大品牌。相信,伴随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胜利召开,潍坊的知名度会进一步提高,风筝这一潍坊城市名片会越铸越亮。高飞的风筝,会把开放、发展、美丽、富饶的潍坊带上新高度,实现新的腾飞。 (记者 韩立新 通讯员 郝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