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若干年,做工精湛、造型优美的风筝可能没有人做得出来了。”刚刚获得世界华人风筝赛暨中国(阳江)国际风筝会团体总冠军的陕西农民体协风筝代表队领队在喜悦之余不无隐忧。
陕西农民体协风筝代表队之所以能夺得冠军,和队里的张天伟、陈肇基两位老人不无关系。这两位老人在中国风筝界享有盛名,他们是世界机械动态风筝创始人,张天伟制作的龙风筝,放飞时龙的脸部可以有九种表情,陈肇基曾在2001年至2003年三次赴美讲学。
祖籍山东潍坊的陈肇基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东潍坊风筝享誉世界,商业上的需求滋生潍坊风筝的工业化生产,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品种单一、制作粗糙的弊病。而他自己从用手工扎制至最后工笔绘图完成一个精美风筝的时间,至少需要二周时间。
张天伟说,他从不制作重复的风筝作品,很多精美的风筝也被美国、法国的风筝爱好者买走,现在,自己年龄已经67岁,要多做些好的风筝给后人留下来。
陈肇基和张天伟曾试图找些弟子传授技艺,但年青人很少愿意学扎制风筝,想学的又没有一定的资质。
和两位老人面临同样问题的有中国南派风筝代表的阳江风筝艺人,他们引以为豪的被称为世界十绝的“灵芝”风筝和巨龙风筝,真正扎得好的在阳江不超过五个人,这五个人也都年事已高。
陕西农民体协风筝代表队领队杨坤说,现在,风筝比赛是中国农运会项目,各地也不时举办风筝比赛,为推广风筝创造了条件,但是,应该在赛事之外,举办风筝研讨交流会,互相增进了解,传承风筝文化。
中国风筝,在高空飞翔的姿态很美,只是,这种姿态还会维持多久?(索有为)